立足實際精準“選題”。按照中央和省委主題教育部署要求,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,立足揚州經濟社會發(fā)展實際確定調研選題。市委常委會帶頭圍繞建設現代產業(yè)體系、厚植城鄉(xiāng)生態(tài)底色、擦亮“三都”城市文化名片等6個重點方面,開展專題深度調研。全市904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按照立足本地實際、立足行業(yè)特點、立足崗位職責“三個立足”原則,擬訂專項調研選題917個。市委主題教育辦對調研選題進行了3輪嚴格把關審核,反饋修改意見271個。嚴防扎堆調研、重復調研,共對6個縣(市、區(qū))、3個功能區(qū)以及85家市直部門、高校、國企領導干部調研計劃中可能出現的扎堆現象進行點對點提示、面對面糾正。
摸清實情勇于“破題”。為了防止調研“走過場”,揚州專門要求縣處級領導班子必須進行正反面案例“解剖式調研”,真刀真槍、動真碰硬糾治突出問題。市四套班子示范引領,市委常委會圍繞三灣區(qū)域生態(tài)修復,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圍繞以重大事項決定方式持續(xù)推進對揚州古城及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保護與利用,市政府黨組圍繞主動扛起“讓古運河重生”重大使命、讓古老大運河煥發(fā)時代新風貌,市政協(xié)黨組圍繞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,結合各自職責開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調研,奮力在高標準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上勇探索、作示范,讓大運河成為造福“好地方”揚州的致富河、幸福河。全市9個縣(市、區(qū))、功能區(qū),71家市級機關,14家學校和國有企業(yè),梳理排查本地區(qū)、本行業(yè)、本單位曾經發(fā)生的事故和潛在的風險,確定反面案例115個,從小切口破題切入,真查實改、深查嚴改。
拿出實招擔當“解題”。揚州堅持“實”字當頭,在調研中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期盼,對走訪排查中群眾提出的具體“煩心瑣事”能辦即辦、就手解決,對復雜問題矛盾當場認領、盡快破題。市交通運輸局以“四不兩直”方式調研揚州高鐵東站交通運輸管理問題,在中秋國慶雙節(jié)期間實行黨員領導干部24小時蹲點體驗式調研,及時研究制定解決方案,有效解決“送客難”“打車難”等問題;針對轄區(qū)存在的“孤寡老人多、用餐就餐難”的問題,廣陵區(qū)探索引入社會組織“中央廚房”服務,聯(lián)合建成社區(qū)食堂,每天面向200余名老人提供平價套餐;退役軍人(軍嫂)專場招聘暨軍創(chuàng)產品展銷活動開展、21所中小學完成教室照明改造提升、183件信訪積案會辦解決、35場健康義診走進居民小區(qū)……本月以來,揚州296名縣處級黨員干部在走訪調研過程中及時解決問題368件,并將反映較為集中、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建議分門別類充實到調研報告中,舉一反三抓好整改,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基層眾的幸福指數,讓人民群眾在主題教育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。